世界新資訊:通航公司如何迎接夏日飛行挑戰(zhàn)
夏季是通航業(yè)傳統(tǒng)運行旺季,也是航空安全工作面臨考驗的特殊時段。進入夏季,高溫、雷電、暴雨、臺風等極端天氣逐漸增多,雷擊航空器、空中顛簸、低能見度、低空風切變等風險增大,溫度高會讓發(fā)動機功率下降,給飛行安全帶來挑戰(zhàn)。我們先來看看氣候會對通航飛行造成什么影響。
(資料圖片)
雷雨天氣對飛行的影響和飛行中應采取的措施
熱雷暴:一般出現(xiàn)在6-9月份,主要是受地表局部增熱作用而產(chǎn)生的,常在夏季午后出現(xiàn),傍晚后因對流減弱而消散,所以夏季下午飛華南、東南地區(qū),要特別注意天氣變化。這一類天氣的特點是:發(fā)展迅速,區(qū)域小,移動慢,降水猛烈,一般來講都是孤立、分散的,空中可繞飛。
地形雷暴:夏季由于潮濕不穩(wěn)定的空氣被地形抬升而產(chǎn)生的,特點是:發(fā)展迅速,很少移動,出現(xiàn)和消散的時間不定,云底高度比平原云底高度低,常有冰雹,常和鋒面雷雨同時出現(xiàn),在我國東南沿海丘陵地區(qū),華南,西南高原等山區(qū)出現(xiàn)較多。
暖鋒雷雨:主要出現(xiàn)在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(qū),特點是云層厚,云底過低,降水范圍很大,能見度低,飛行時要謹慎并選好備降機場。
冷鋒雷雨:是我國重要的雷雨之一,許多雷雨云沿鋒線排列成行,組成一條寬數(shù)公里至十幾公里,長達百公里至千公里的狹長雷雨帶,是最強烈的雷暴。特點是夜間白天均可出現(xiàn),一般在下午和前半夜較強,早晨減弱。
靜止鋒雷雨:常在長江流域出現(xiàn),主要是由于暖濕不穩(wěn)定空氣上升的結果,多出現(xiàn)在地面鋒線的西側,通常為氣流輻合最強的地方。特點是到夜晚后暖濕空氣變成了冷空氣,夜間不穩(wěn)定,雷雨通常深夜比較活躍,一般是分散和孤立的。
掌握了雷雨形成機理和特點,我們飛行員就應掌握如何判斷和躲避雷雨,即:繞飛、穿越、飛越等。
對雷雨的躲避,首先源于正確的判斷。所謂正確的判斷,不僅僅是雷雨的“有無”問題,還包括范圍大小、程度強弱、發(fā)展快慢、發(fā)展方向與飛行航跡的關系等要素,只有把這些要素都搞清楚了,才能有實際意義的正確判斷。一般來說,范圍大?。ò敻吆偷赘撸?,程度強弱在雷達上有明顯的顯示,較容易看清楚,而發(fā)展趨勢是不好顯示出來的,必須通過飛行員的分析,才能觀其端倪。
雷雨云能不能穿越?穿越雷雨有兩種情況,一種是在雷雨云中穿越,另一種是指在兩塊雷雨云之間穿越,雷雨云中和雷雨云間通常伴有強烈的降水、放電、上升下沉氣流。如果兩塊雷雨云在迅速發(fā)展,其間隔在縮小,甚至會連成一體,那么這樣的雷雨即使當時看來有足夠的間隔可以穿越,但當你飛到臨近時可能間隔已不存在。
雷雨云能不能繞飛?不但取決于雷雨的范圍大小,更重要的是取決于雷雨的發(fā)展會不會使范圍不斷擴大,甚至形成鋒面狀雷雨帶,連綿上千公里,很難繞過去。特別是沿風向發(fā)展的雷雨,看著能繞過去,結果越繞越遠,越繞越強,遠遠偏離了航線,甚至使用備份油量也未能繞過,所以,一般繞飛雷雨都應從上風頭繞過去。
雷雨能不能繞飛穿越?這不但取決于雷雨云的頂高,更重要的是取決于雷雨云向上發(fā)展的速度。如果發(fā)展迅速的雷雨,很可能超過飛機的升限。
雷雨能不能從下方通過?不但取決于雷雨云的底高以及下面的地形,更重要的是取決于雷雨云向下發(fā)展的趨勢。一般來說,雷雨云的底高不太好判斷,因其在雷達上的顯影容易與地混淆,不易辨認。因此,除進近階段外,一般在航路上不宜用這種方法。起飛前,如果起飛航道上有雷雨,一般不要起飛因為起飛航道上機動能力差,對躲避雷雨不利。等待雷雨減弱或移出后再起飛。進近航道有雷雨,應在空域等待,待雷雨減弱消失或移出后,再進近著陸,或者改飛備降機場。上升下降過程中應合理使用天線角度,保證天線波束角涵蓋飛行航道。也就是說,雷達能顯示飛機上升或下滑所經(jīng)過的路徑上的天氣情況。使用雷達觀察天氣應及時,一般來說,寧肯早些,不要晚些。早觀察,早判斷,早下決心,早采取措施,是防止誤入雷雨的重要經(jīng)驗。
觀察雷雨應是不間斷的,不能一勞永逸。其實,雷雨是發(fā)展的,有時的發(fā)展是很難預料的。剛才看還沒有,現(xiàn)在看還沒有,過一會兒看有了;剛看只有一點點,現(xiàn)在卻是一大片;剛才看還沒影響,現(xiàn)在看不躲不行了。這種情況經(jīng)常遇到,所以要不間斷地監(jiān)視著。觀察雷雨時,要合理使用距離圈、天線角度人工增益旋鈕,以便更好地判斷雷雨的具體情況和發(fā)展趨勢。觀察到雷雨采取措施時,一般應采用留有充分余地的最保險的措施。不要去打剛剛好的“擦邊球”。還應考慮到雷達的弱點和局限性。雷達只能觀察到前面能“看見”的一個層面,如果前面雷雨或降水,電波被反射回來,后面的情況就探測不到了。
因此,飛行員不能認為飛過前面這片雷雨就平安無事了,也許后面還有更大的雷雨在等著你。萬一陷入雷雨區(qū),前后左右都是雷雨,躲沒法躲,繞沒法繞,怎么辦?這時也不必驚慌失措,首先注意保持好飛機狀態(tài),防止顧此失彼,只去管雷雨,結果帶來另外的危險。看住雷達,使用增益旋鈕,交替使用中小距離圈,往顏色較淺、色彩變化梯度較緩的方向飛去,盡快脫離雷雨區(qū)。
夏季高溫對飛行的影響和飛行中應采取的措施
夏天飛行的另一重要影響是高溫,大氣溫度在30度以上時即應視為高溫飛行。高溫對飛行帶來兩方面的影響。
一是對發(fā)動機功率的影響。一般航空發(fā)動機的設計工作溫度為15度,溫度過高,就會造成發(fā)動機的功率明顯下降,使飛機的推重比減小,飛機增速慢,滑跑距離增長,上升梯度減小,對飛機起飛、爬高、復飛都帶來不利影響。
二是對飛機空氣動力特性的影響。氣溫升高,空氣密度下降,飛機的動壓減少,使飛機的整個空氣動力特性下降。為了達到足夠的動壓,飛機就要相應地增加速度(真速)。這樣又使滑跑距離增長,使上升梯度減小。以上兩個影響,如果是在平原機場,輕載飛行,全發(fā)工作的情況下,飛行員不會有異常的感覺。如果在高原機場,重載飛行,一臺發(fā)動機故障的情況下,這些特點就會明顯地表現(xiàn)出來,飛機的起飛降落性能明顯減弱,最大起飛重量,最大著陸重量明顯減少,飛機的越障能力、機動性都明顯減弱。
為此飛行員必須把握以下幾點:
當大氣溫度超過30度,機場標高超過1000米,飛機全重較重時,必須按高溫、高原、大載重飛機來對待,要按飛行手冊來查閱校對所有的飛行數(shù)據(jù),不得憑估算來確定飛行數(shù)據(jù)。要查閱出起飛滑跑距離和著陸滑跑距離,以便在起飛著陸過程中心中有數(shù)。
著陸時,飛行員要調好速度,做好目測,防止速度大,目測高。飛行員要考慮到滑跑距離增長這一特點,充分利用跑道長度,充分利用反推減速,防止因“距離感覺”而著急,造成粗猛使用機輪剎車,著陸后飛行員注意檢查機輪溫度,如果溫度過高可采取人工散熱措施。
通航公司各部門如何做好夏日飛行保障工作?
01.飛行部
1.加強機組飛行準備工作,針對夏季天氣和飛行空域特點,完善運行的各類程序和特情處置預案。
2.在復雜天氣條件下運行時,要細致了解天氣性質、發(fā)展趨勢,詳細制定繞飛雷雨等方案,明確機組分工。
3.飛行人員嚴格按照飛行標準執(zhí)行任務。在起飛、著陸階段,要高度警惕突然的強降雨和風向風速變化。人工降雨飛行時,注意觀察天氣,防止誤入雷雨區(qū)域。山區(qū)飛行顛簸較大時,立即返場著陸。
4.夏季飛行早場較多,人員易疲勞,注意保證充分睡眠,遵守飛行小時限制要求,飛行前8小時禁止飲用含酒精飲料。當出現(xiàn)身體不適情況,及時向領隊反映,不得參與飛行。
02.維修部
1.強化各類人員對夏季運行保障程序的學習和熟練掌握,切實做到人員思想到位、工作到位,設施設備完善到位。
2.要加強對機載雷達、飛機雨刷、放電刷等設備和相關部位的檢查。
3.嚴格執(zhí)行放飛標準,及時填寫相關工作記錄,對于機組提出的問題及時處理,滿足任務要求。
4.采取有效措施,加強高溫作業(yè)、高溫天氣作業(yè)勞動保護,確保維修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。
03.航務部
1.要認真分析航路天氣實況,密切跟蹤相關機場的運行標準和天氣變化趨勢,及時準確為飛行員提供參考。
2.熟悉公司應急反應程序和所在機場安全信息通報要求,做好應急處置和信息報告工作。
3.全方位做好作業(yè)基地夏季安全運行保障工作。
4.做好外場飛行監(jiān)管,確保地面工作的安全。
04.市場部
市場部要充分考慮任務執(zhí)行地區(qū)氣象特點,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、提早安排,及時與甲方單位做好溝通。
05.安技部
安技部要加強夏季工作監(jiān)督對各部門工作、學習情況進行檢查。
夏季飛行充滿挑戰(zhàn),但是了解了以上特點,謹慎飛行,科學決斷,安全飛行也并不很難,祝各位安全飛行每一天!
關鍵詞:
免責聲明:本網(wǎng)站內(nèi)容主要來自原創(chuàng)、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,凡在本網(wǎng)站出現(xiàn)的信息,均僅供參考。本網(wǎng)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,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,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,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。本網(wǎng)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、不確或遺漏,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(wǎng)站中的網(wǎng)頁或鏈接內(nèi)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(chǎn)權或存在不實內(nèi)容時,應及時向本網(wǎng)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,并提供身份證明、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。本網(wǎng)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,將會依法盡快聯(lián)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,溝通刪除相關內(nèi)容或斷開相關鏈接。
市場消費排行榜
-
2022-07-15 15:44
-
2018-09-28 11:31
-
2018-09-28 11:31
-
2018-09-28 11:31
-
2018-09-28 11:31
市場消費熱門推薦
-
2022-07-15 15:44
-
2018-09-28 11:31
-
2018-09-28 11:31
-
2018-09-28 11:31
-
2018-09-28 11:31